李白五古《效古二首其一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天宝元年(741)或二年,时李白为翰林供奉(待诏)。
效古二首其一(李白)
朝入天苑中,谒帝蓬莱宫。青山映辇道,碧树摇烟空。
谬题金闺籍,得与银台通。待诏奉明主,抽毫颂清风。
归时落日晚,躞蹀浮云骢。人马本无意,飞驰自豪雄。
入门紫鸳鸯,金井双梧桐。清歌弦古曲,美酒沽新丰。
快意且为乐,列筵坐群公。光景不可留,生世如转蓬。
早达胜晚遇,羞比垂钓翁。
【注释】天苑:御苑,禁苑。《旧唐书-地理志》:“禁苑在皇城之北。苑城东西二十七里,南北三十里,东至灞水,西连故长安城,南连京城,北枕渭水。”
蓬莱宫:唐大明宫。【《长安志》卷6:“大明宫在禁苑之东南,南接京城之北面,西接宫城之东北隅,南北五里,东西三里。贞观八年置为永安宫,明年改曰大明宫。……龙朔三年大加兴造,号曰蓬莱宫,咸亨元年改曰含元宫,寻复大明宫。”】
辇道:泛指皇帝专用车道。《上林赋》(汉-司马相如):“辇道纚属。”颜师古注:“辇道,谓阁道可以乘辇而行者也。”《三月三日曲水诗序》(南朝宋-颜延之):“南除辇道,北清禁林。”
金闺籍:金门所悬名牒,牒上有名者准其进入。后用以指在朝为官。《始出尚书省》(齐-谢朓):“既通金闺籍,复酌琼筵醴。”李善注:“金闺,即金门也。《解嘲》曰:'历金门,上玉堂。’应劭《汉书》注曰:'籍者,为二尺竹牒,记其年纪、名字、物色,悬之宫门,案省相应,乃得入也。’”《答韩库部》(唐-韦应物):“名列金闺籍,心与素士同。”
银台:大明宫银台门。【《翰林院故事》(唐-韦执宜):“翰林院者,在银台门内麟德殿西重廊之后,盖天下以艺能伎术见召者之所处也。学士院者,开元二十六年之所置,在翰林之南,别户东向。”《翰林志》(唐-李肇):“今在银台门之北……曰翰林之门。其制高大重复,号为胡门。入门直西为学士院,即开元十六年所置也……其北门为翰林院。”】
待诏:翰林待诏。《资治通鉴》天宝十三载:“上即位,始置翰林院,密迩禁廷,延文章之士,下至僧、道、书、画、琴、棋、数术之工皆处之,谓之'待诏’。”【后来,“始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,入居翰林,供奉别旨。”(引自韦执宜《翰林院故事》。)李白自称翰林供奉,实即文词待诏。】
抽毫:抽笔出套;借指写作。《月赋》(南朝宋谢庄):“抽毫进牍。”李善注:“毫,笔毫也。”《饯薛大夫护边》(唐-李峤):“伫见燕然上,抽毫颂武功。”
躞蹀:《韵会》:“蹀躞,行貌。”《学古赠丘永嘉征还》(梁-何逊):“龙马鱼肠剑,躞蹀起风尘。”《拟行路难》(南朝宋-鲍照):“丈夫生世能几时,安能蹀躞垂羽翼。”
浮云骢:《西京杂记》卷2:“文帝自代还,有良马九匹,皆天下之骏马也。一名浮云,一名赤电,……号为九逸。”
紫鸳鸯:鸂鶒(xī-chì)。形大于鸳鸯,多紫色,好并游。俗称紫鸳鸯。《卜居》(杜甫):“无数蜻蜓齐上下,一双鸂鶒对沉浮。”
金井:井栏上有雕饰的井。《行路难》(梁-费昶):“唯闻哑哑城上乌,玉栏金井牵辘轳。”
新丰:《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》(北周-庾信):“上林柳腰细,新丰酒径多。”《少年行》(唐-王维):“新丰美酒斗十千,咸阳游侠多少年。”
早达、晚遇:早年显达、晚年显达。《襄阳早秋寄岑侍郎》(唐-崔湜):“时来矜早达,事往觉前非。”晚遇:《曲江感秋》(唐-白居易):“晚遇何足言,白发映朱绂。”
垂钓翁:指姜太公。《史记-齐太公世家》:“吕尚盖尝穷困,年老矣,以渔钓奸周西伯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7:“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,年七十屠于朝歌,九十乃为天子师,则遇文王也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首八句写白天工作。清晨来到天子御花园,为拜谒皇上进入蓬莱宫。青山掩映皇上的专用辇道,碧树摇曳伸展向苍茫远空。皇上错将俺列入进宫竹牒,使俺侥幸进入翰林院中。在翰林待诏侍奉贤明皇上,提笔挥毫歌颂大唐清廉政风。接着八句写晚上活动。回家时太阳已经下山,小步慢跑骑着一匹“浮云骢”。人和马本来无意快跑,骏马自飞感觉如豪杰英雄。回到家首先过来一对“紫鸳鸯”,还有豪华井台旁两颗高大梧桐。(啥意思?梧桐成双。紫鸳鸯“好并游”。难道“紫鸳鸯”是李白小妾名字?)清亮的歌声以古琴伴奏,喝的美酒购自新丰。人生快意且及时行乐,酒席上坐的皆朝中公卿。末四句感叹。如此美好时光无法留驻,人的一生像转蓬。早年腾达毕竟胜过晚年腾达,不好意思与姜太公来比,他八十多岁才与文王相逢。(李白作为翰林供奉,得意如此!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广盛网-增加杠杆-配资炒股票-比较出名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